从渔业产业园到疍家味,YY 直播解锁南沙乡村新貌

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让直播平台成为展现乡村新貌、激活地方资源的重要窗口。作为泛娱乐直播领域的头部玩家,广州津虹 YY 直播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成熟的内容生态,一直在 “直播 + 乡村” 的赛道上积极探索。

7月30日,由广州市委统战部、广州市工商联联合广州津虹YY直播推出的“穗同心·喜迎全运 畅游南沙——直播乡村促振兴光彩事业专场活动”,便是一次生动实践。这场由YY直播金牌主播倾城引领的直播,以249万+的总观看人次,让更多人透过镜头看到了南沙区从滩涂沃野到渔歌唱晚的乡村振兴全景。

从渔业产业园到疍家味,YY 直播解锁南沙乡村新貌

从围垦史诗到产业活力: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直播的第一站,广州津虹YY直播的主播倾城走进了万顷沙围垦陈列馆。在这里,万顷沙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海丽当起 “历史讲解员”,用馆内老照片、旧农具和珍贵文献,为观众还原南沙 “向海要地” 的壮阔历程。斑驳影像与实物背后,是先民们与海浪搏击、将滩涂变良田的奋斗故事,让观众触摸到这片土地的历史厚度。

除了历史记忆,陈列馆内的特色产品区更让观众看到了南沙的“现在时”。万顷沙镇属公司工作人员冯佩珊端出的一桌岭南佳果,饱满多汁的番石榴、酸甜交织的百香果,色泽诱人,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清甜果香。而南沙区工商联工作人员罗嘉豪则带领观众走进南沙本土企业矩阵—— 从果蔬种植到文旅服务,扎根沃土的企业们凭特色资源勾勒出多元产业活力,历史厚重与产业鲜活在此碰撞出立体的南沙印象。

渔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的振兴密码

离开围垦陈列馆,直播镜头转向南沙渔业产业园的展馆。在这里,清晰的产业图表与运作模式展示,揭开了现代化渔业园区的神秘面纱。目前,产业园正推动养殖、加工、科研、营销等环节协同发展,用高效产业链条带动乡村振兴向深走实。

这种协同模式最终惠及农户:产业链各环节紧密衔接,让更多农户参与其中、共享成果,实现增收致富。渔业产业园的展示,成了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带动乡村的生动注脚。

渔村蜕变:红港村的文旅融合新篇

直播第三站,主播倾城来到了红港村。担任向导的红港村党支部委员何燊花,是一位从香港硕士毕业返乡的年轻人,带着对家乡的热忱,她向观众展开了一幅渔村振兴的鲜活画卷:渔民的方言俚语、世代相传的捕鱼工具,藏着疍家智慧;村里的文创作品则让传统渔村焕发新颜,老手艺与新创意碰撞出贴近当代的表达。

从红港村出发,不远处便是渔舟唱晚示范带。渔舟唱晚一期工作人员周美君热情地带观众游览了各个打卡点:颇具特色的南沙版“霍比特人小屋”充满童趣,露营区的特色饮品与美食散发着烟火气,萌宠互动区里松鼠、小鹿等小动物的可爱模样更让直播间气氛活跃。这些场景通过镜头传递给观众,让人沉浸式感受到这片新晋文旅地的休闲氛围与趣味体验,也看到了乡村文旅产业的无限可能。

茗荔园与疍家味:农业与文化的双向赋能

直播的第四站,主播倾城走进了茗荔园基地。种植基地主管程添华介绍,这里是集露营、团建、种植、科普、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在基地里,主播与程添华一同体验了百香果采摘,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翠绿的藤蔓间透着清新气息,镜头近距离捕捉的丰收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基地优良的培育环境与果实品质。这种“农业+文旅”的模式,既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给城市人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新去处。

直播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南沙区颇具名气的疍家妹餐馆。餐馆创始人郭英杰向观众介绍了承载着疍家饮食文化的特色菜品:过桥黄脚立鱼片、蒜蓉薄荷蒸大桂虾、绿豆酿新垦粉藕、酥炸九肚鱼……新鲜海产与独特烹饪手法,让每道菜都带着疍家印记。主播品尝时的自然赞叹,让屏幕前的观众真切感受到菜品的独特风味 —— 在这里,饮食不仅是味蕾享受,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持续深耕:YY直播的“直播+乡村”探索

这场南沙直播之旅,是YY直播以直播形式呈现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次成功尝试。从围垦陈列馆的奋斗史诗到渔业产业园的现代图景,从传统渔村的文旅蜕变到农业基地与特色餐馆的融合创新,镜头所及之处,都是南沙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未来,YY 直播将继续以 “直播 + 乡村” 为抓手,聚焦更多像南沙万顷沙这样的特色区域,挖掘历史文化、产业资源与生态价值,打造乡村振兴主题 IP。用鲜活视角和立体传播让更多人看见乡村故事,为城乡融合、“百千万工程” 注入数字动能。这正印证着:直播平台不止能带来娱乐,更能成为连接城乡、赋能乡村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上一篇 2025年8月28日 17:30
下一篇 2025年8月29日 0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