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自曝买Model Y 希望小米汽车超越特斯拉

“我们会努力提升产能,但实话实说排队实在太多了,希望大家能给我们多一些耐心。”在7月2日晚的直播中雷军透露。

“3分钟20万订单”的数据已经足以震撼全球汽车产业,而创造这一成绩的小米仅进入汽车行业一年零三个月。“我其实是愣住了”“这个数字绝对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在今日的直播中,雷军再次回顾了YU7大订后的心情。

雷军认为,小米YU7之所以能创造现象级的订单现象,离不开YU7在产品力、定价策略和质量安全性做到极致。雷军还在直播中透露了一组数据:目前小米YU7准车主平均年龄33岁,其中女性用户占比30%。此外,在YU7准车主中,苹果用户占比52.4%,比SU7同期高出4.4%。

不仅是雷军本人感叹,友商既有震惊也有压力。YU7发布后不久,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也透露,自己也已下单小米YU7 Pro。东风日产高管在社交媒体公开发文表示:“(小米YU7)3分钟大定20万台,意味着用户交车时间可能超过一年。”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则直言YU7带来的压力:“自己昨天本来心情很好,因为看到零跑的订单量很不错,结果晚上看了雷总的发布会,1小时卖那么多,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YU7在终端市场的“爆火”引来友商销售的眼红。据本报此前报道,目前智己、蔚来、极氪、智界、阿维塔等品牌均已启动“截胡”策略,具体策略包括报销YU7定金、转购用户将获得过积分奖励等。雷军在直播中提到,为了“截胡”YU7,友商还向销售人员培训了专门话术,但他认为这些话术“内容不太准确,甚至有一些诋毁和歪曲,大可不必。”

但YU7有自己的“光明顶”要攻下。作为一款纯电SUV,挑战Model Y是YU7走向“爆款”的必经之路。国产玩家“围攻光明顶”有了雷军的加入后,声势更加浩大。雷军在直播中透露,目前YU7订单量集中的前三名为上海、杭州、北京,“这都是Model Y卖得最好的城市。所以我们的产品也是跟Model Y面对面地在进行着(较量)。”

但雷军的野心不仅在Model Y,甚至还希望超越特斯拉。雷军在直播中透露,今年年初,他也买了几辆Model Y的焕新版用来对标和学习。作为早期Model S车主,雷军希望小米汽车以特斯拉为标杆,在各个维度接近,甚至能够超越特斯拉。

与流量、光环相伴而生的压力也环绕着小米汽车。“原来我觉得我们是汽车行业的新人,但是后来我发现大家对我们要求不是按新人的要求,所以觉得压力巨大。”雷军在直播中透露。

杰兰路数据显示,今年1-5月,Model Y一共在中国市场交付了12.78万辆新车,月均销量2.56万辆,要赶上Model Y,小米汽车的产能不能掉队。

从小米SU7上市开始,小米一直在突破产能。雷军在YU7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第一个工厂14个月时间交了25万辆车。”这个成绩已经超过原定设计15万辆产能的计划。

而截至目前,小米YU7标准版锁单后的交付周期已经达到58-61周,小米YU7 PRO版锁单后的交付周期约为51-54周,小米YU7MAX锁单后的交付周期已经达到38-41周。

目前小米一期工厂的年产能为15万辆,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按照规划将于7月开始投产,设计产能依然为15万辆。不过,雷军也数次表示小米正加速提升产能,就目前的订单量而言,小米汽车的产能至少也排产到2027年初。雷军在直播中透露,小米将尽量扩产,年初交付目标是30万辆,扩产后目标修正到35万辆。

“这两年,我们优先把国内的交付给解决,以后,大概2027年才会开始出海。”雷军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上一篇 2025年7月3日 09:36
下一篇 2025年7月3日 10: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