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企业采购领域变革正酣。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全国企业物资采购总额达188.3万亿元,同比增长7.3%,数字化采购总额为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2%,渗透率攀升至11.5%。随着Z世代逐步成为职场主力,“情绪价值”需求向企业管理渗透,传统采购模式面临转型挑战。在此背景下,京东政企业务结合数智供应链优势,推出“业采融合”解决方案,为企业破解采购痛点、提升员工关怀效能提供新路径,相关实践获政企专家认可。
据京东政企业务联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超八成职场人认同福利对提升归属感的作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采购与供应链专委会主任彭新良指出,“将人的需求深度融入供应链流程,是提升整体效能的重要路径”,该分会正推进相关标准建设,让“情绪价值”落地更具可操作性。
企业层面已积极响应。中建生态环境集团将员工满意度作为采购核心考量,推动采购从“发标准品”转向“供所需品”,既精准匹配员工情绪与健康需求,又追踪采购物资对客户体验的影响,深化“以人为本”的业采协同。
京东则从供给侧发力创新。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王培暖介绍,依托数据与技术,京东搭建高效需求对接机制,通过“京东锦礼”等数智化平台,提供体检、文创、弹性积分兑换等定制化福利服务,实现“员工情绪价值精准量化为供应链响应参数”。
针对传统采购“价格、质量、效率”难以兼顾的“不可能三角”,京东“业采融合”模式推动采购向“成本、效率、体验”的“黄金三角”转型:以数智技术优化隐性成本,借电子化审批提升效率,靠业务与采购融合强化全周期服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认为,这一模式打破“唯低价中标”惯性,有效规避产业韧性风险。
为推动落地,京东政企业务推出“三步走”方法论:精准洞察员工关怀与业务需求、多维度匹配供应链资源、动态优化采购效果。某大型交通央企借此调整弹性福利供给,员工满意度从30%提升至75%。
当前,情绪经济与数智供应链正重塑企业采购逻辑。京东政企业务表示,将持续开放供应链能力,携手伙伴构建协同生态,助力企业采购从“经营业务”向“经营人心”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