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周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
需注意防暑降温勤补水
高温天气如何避免“冷中暑”?
哪些事不建议你做?
一起了解↓↓
什么是“冷中暑”?
听说过中暑,但第一次听说“冷中暑”?它并不是医学上的中暑类型。而是长时间处于低温空调环境后,突然进入高温户外时,身体无法迅速启动散热机制,血管急剧收缩扩张,加重心脏负担,身体因温差过大出现的类似中暑的不适反应。严重者可能诱发头晕、胸闷甚至心脑血管意外。
高温天防暑不仅要“避热”,更要科学管理“冷热切换”,做好环境温度的平稳过渡。
高温天做这5件事
可能伤害你的心血管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你喜欢凉爽,你的心脏也不喜欢高温,但是极限冷热交替不可取,这5件事情伤身更“伤心”。
1.对着空调直吹
从热气腾腾的室外进入室内,对着空调吹一吹,虽然身体会感觉舒爽,但血管和心脏很难适应过大温差,容易突发疾病。建议将空调调至26℃左右,且在使用时不要直吹。
风扇比空调更健康?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一些亲友群里的“健康专家”发言了。还是风扇好,风扇比空调更健康,真的是这样吗?
风扇是通过空气流动加快,借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温度,可能导致体液的丢失。如果不能及时补水,血液黏稠度会升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也会有疾病加重的风险。
开空调有“三要”原则
空调温度要合理:建议设定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
进出空调房要缓冲: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阴凉处休息5分钟;出门前提前10分钟关空调,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
通风换气要定时:每2~3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避免密闭空间空气污浊。
2.大口猛喝冰饮
大口喝冰饮,尤其是运动后大口喝冰饮,会使冠状动脉、脑血管等发生痉挛,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这样就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严重时可能导致心梗。建议夏季喝水要少量且多次,运动后切忌大量喝冰饮。
3.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
气温高时,人体温度也会升高,洗冷水澡时突然冷刺激,不仅会使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引起冠状动脉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从而造成急性心梗,危及生命。建议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
4.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
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心脏会更加努力工作来维持足够的血压和血液循环,这无疑会增加心脏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则更易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建议夏季运动时避开高温时段,量力而“动”。
5.长期熬夜
天气炎热时,心跳容易加快。长期熬夜会增加心血管的压力,易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此以往,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建议在22点前入睡,最晚不要超过23点,最好睡够7~8小时。
空调莫贪凉
冰饮慢慢尝
骤冷骤热伤心脏
科学防暑热
平安夏日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