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6%,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
跨境电商近年来已经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能。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近年来,海关开展了“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简化企业出口申报手续,积极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此外,还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了税款电子支付,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6%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6%。东盟已经连续8年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农产品贸易仍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重头戏”。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东盟已经连续8年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的农产品增长了15.3%,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9.1%,东盟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其中,通过中老铁路这条“黄金大通道”进入中国市场的水果增长了37.8%,国内消费者品尝到的“热带风味”更快也更新鲜。同时,东盟也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出口的柑橘、莴笋等都实现了较快增长,东盟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更多的“中国味道”。
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规模创新高
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已经从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约100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65万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创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吕大良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以铁路运输方式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超过了3600亿元,占我国铁路运输进出口总值的七成;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进出口也分别增长了10.9%和37%。三季度,我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了19万家,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约8500家。我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农产品743亿元,增长6.1%。同期,我国对其他成员国出口农业机械、医药品、医疗器械分别增长51.9%、14.7%和13.4%。
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9%
加工贸易指的是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经过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再出口的贸易形势,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贸易方式。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8.4%,对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三成。我国出口中六成的笔记本电脑、七成的游戏机都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
我国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2%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逐渐从内陆腹地变成了开放前沿。2025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西部地区外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在10月13日的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一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双驱动。西部地区前三季度家电、摩托车、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速超过两成;咖啡液、鲟鱼子酱等产品加速出海。同时,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品出口超过4500亿元,增长26.4%。二是平台建设和通道建设双提速。近期,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通过验收,使西部地区拥有的综合保税区增加到了41个。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西部地区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三是外贸主体活力、实力双增强。前三季度,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到了4.1万家,增加11.8%。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